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4篇《国宝大熊猫教学教案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国宝大熊猫教学教案设计》相关的范文。
篇1:《国宝大熊猫》 教学教案设计《国宝大熊猫》 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它成为国宝的原因
2、体会文章形象生动的说明语言
3、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增强对国宝大熊猫的关注和喜爱之情
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展示环节
(1)小组集体展示:文章从各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大熊猫,如果让你们小组来当导游团,请结合课文内容,选择你们比较感兴趣或拿手的内容向大家展示一下。
检查预习
请同学们自主完成下列生字词的注音。
嬉( )戏 憨( )态可掬( ) 濒( )危 ��( )
上林苑( ) 璀璨( ) 岷( )山 邛( )
秦岭南麓( )浩瀚( ) 北碚 ( ) 栖( )息
孤僻( ) 分娩( ) 翌( )日 繁衍( )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从各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大熊猫,如果让你来介绍,你会选择哪方面?结合课文内容,选择你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向大家陈述一下。
2、文章是如何来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的?
3、分析大熊猫被称为国宝的原因
4、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四、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作者运用生动传神地语言刻画出了大熊猫举止神态的可爱,其中你最喜欢哪些语句?为什么?(提示:可从修辞方法或说明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五、能力拓展
比较课文和《辞海》对大熊猫形体的不同说明,比较一下两段文字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可以各抒己见。
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厅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
--《国宝--大熊猫》
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辞海》
六、主题阅读
小熊猫
小熊猫又叫小猫熊,由于长相十分惹人喜爱,天生装扮得就像卡通画中的动物形象一样。在四川人们根据它的一些特殊习性,亲切地称之为“山闷得儿”或者“山车娃儿”,而在云南人们却根据它的体形和美丽的毛色称之为“金狗”。它的身体肥胖,外形似熊又很像家猫,但比熊小得多,又比家猫大,故而得名小熊猫。
小熊猫是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等高山、亚高山地带的特产珍贵动物,在我国见于陕西南部、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人们在谈到小熊猫时,自然会联想起大熊猫。它们不仅名称相近,而且有头骨短而粗壮,颧骨强大,以多纤维的植物如竹类等作为食物,牙齿的构造十分相似,足适于攀援,掌下多毛,体毛较粗,内脏的构造相近等很多共同的特点,所以它们很容易被认为亲缘关系接近的动物。其实,小熊猫和大熊猫的亲缘关系相距较远,在分类上也不属于同一个科,大熊猫属于大熊猫科,而小熊猫则属于浣熊科。
小熊猫主要生活在海拔1600~3800米之间的混交林和竹林等高山丛林之中,夜晚栖居在溪流和山泉附近的利用枯树洞或岩石洞所筑成的巢穴中。喜爱结成4~5只的小群活动。小熊猫喜欢饮水,常在小溪边活动,饮水时用舌头轻轻地舔吸,好像在仔细地品尝甘泉的滋味,但很有节制。由于它的脚底下长着厚密的绒毛,所以很适合于在密林下面湿滑的地面或者岩石上行走,走路时前脚向内弯,显得步态蹒跚,与熊类走路的姿势类似。平时性情较为温顺,很少发出声音,但生气时会发出像猫叫一样“嘶嘶”的声音,并会吐唾沫,愤怒时则发出短促而低沉的咕哝声。小熊猫的行动非常灵敏,善于攀树,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复盖着一层淡红棕色苔藓的树上休息、睡觉,遇到风和日丽的天气,也喜欢蹲卧在岩石上晒太阳,显得十分悠闲自在,所以当地的人们又叫它“山门蹲”。
在休息的时候,胸部和腹部一般紧贴在树枝上,四条腿自然下垂,还不时地用前爪擦洗自己的白花脸,或者用舌头不断地舔弄身上的细毛,睡眠时用自己那条蓬松多毛的大尾巴蒙盖住头部或当作枕头,有时也将脚下垂高高地伏卧在树枝上。
1、概括--这一篇短文依次介绍了小熊猫的得名由来、分布地区、与大熊猫的异同和 ,根据这些,聪明的你一定知道本文是按 顺序来说明的。
1、发现--小熊猫和大熊猫可不只是大小不一哦,读过全文,你一定会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特征,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吧?请同学们找出它们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2、品味--“小熊猫主要生活在海拔1600~3800米之间的混交林和竹林等高山丛林之中”,其中“主要”一词不能删去,你能说说理由吗?
3、思考--“平时性情较为温顺,很少发出声音,但生气时会发出像猫叫一样“嘶嘶”的声音,并会吐唾沫,愤怒时则发出短促而低沉的咕哝声。”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交流--现在养宠物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小熊猫又是那么可爱,假如有人在市场上出售小熊猫,你会怎么做?
七、课后作业
根据你现有的知识及参考有关资料,写一篇保护大熊猫的倡议书,谈谈应当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八、课堂小结
孙镇�|
篇2:国宝大熊猫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能仿照示例给熊猫建立一个档案,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
2、能通过比较体会本文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
3、能结合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熊猫的特点和习性;
2、体会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
一、导入——走近大熊猫。
展示一组赠台大熊猫的图片,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大熊猫。(学生发言)
下面我们就跟随中国科普作家叶永烈去和熊猫交个朋友,去看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
二、整体感知——我给熊猫建档案
1、自由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课文内容给熊 ……此处隐藏4537个字……明确写作方式:以介绍的口吻写大熊猫。
③明确写作内容:参考需要解答的疑问;参考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参考自己搜集的信息,进行合理地选择、整合。
④明确写法引导:在解答疑问中梳理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有先后顺序地介绍大熊猫;在阅读参考图表信息时,补充其他内容——我们可以整合信息介绍大熊猫;在交换习作互相检查时——我们可以用准确的语言介绍大熊猫。
3、本次习作教学的重点是:整合信息,从几个方面有序地介绍国宝大熊猫;用准确的语言介绍大熊猫。
4、本次习作教学的难点是:根据介绍的几个方面进行合理分段,并注意段落结构清晰,让习作更有条理。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对信息进行先后顺序的安排,然后根据这些信息,用准确的语言介绍大熊猫。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信息,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从几个方面有序地介绍。
2、参考图表中的`信息进行补充,用准确的语言介绍大熊猫。
3、在自评与互评中,试着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完善习作,并分享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作前指导
课前:根据习作提示中提到的疑问,搜集有关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与信息,以备课上交流。
板块一:看图片,亲近大熊猫
1、出示图片:看看大熊猫,你们喜欢吗?为什么喜欢?
2、每个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说说喜欢大熊猫的理由。(或是因为外形可爱,或是因为国宝而自豪等)
3、师点评:大家都那么喜欢大熊猫,喜欢它的憨态可掬,喜欢它的珍稀罕见,它是中国的国宝,同时也成了我们的骄傲。
板块二:解疑问,了解大熊猫
1、你们真的了解大熊猫吗?老师来考考你们,你们能准确回答吗?
2、出示疑问:
大熊猫是猫吗?
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3、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有选择地进行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听听回答是否准确,并及时更正。
4、教师点评:当我们向别人介绍国宝大熊猫时,一定要注意信息是准确的。
5、相信大家还搜集到了其他有关大熊猫的信息,你也来提提问,看看其他同学能不能准确回答。
6、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有选择地提问,设置抢问抢答活动,既让学生了解大熊猫,激发介绍兴趣,又让学生对大熊猫有更全面、准确的认识。
板块三:理顺序,介绍大熊猫
1、回忆一下,刚才大家都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大熊猫?
2、教师引导发现:
(1)大熊猫名字的由来。
(2)大熊猫的食物。
(3)大熊猫的外形。
(4)大熊猫被视为中国国宝的理由。
(5)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6)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睡觉、玩耍……)
(7)大熊猫的繁殖。
3、今天,我们就来为大熊猫写写介绍。你最想介绍大熊猫的哪些方面?你准备先介绍什么?再介绍什么?在你搜集的资料上勾画出你想要介绍的内容,并用序号标出先后顺序。
4、同桌互相介绍大熊猫,注意先后顺序,注意介绍的内容要准确。
第二课时:作中指导
板块一:参考图表,补充信息
1、参考本次习作提供的图表,你搜集到的其他信息也可以补充进表格。
名称
大熊猫
类别
哺乳动物
食物
爱吃竹叶、竹笋,有时也吃其他植物
分布地区
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2、学生选择信息,有序、准确地填写表格。
板块二:根据提示,写写熊猫
1、课件出示写作提示。
提示:
(1)根据刚才填写的图表信息,从几个方面有顺序地介绍国宝大熊猫。
(2)注意分段,段落结构清楚。
(3)以介绍的口吻来写。
(4)特别注意:介绍大熊猫时,信息是准确的,语言表达也是准确的。
2、学生根据图表信息,组织语言分段写大熊猫,介绍清楚,介绍准确。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引导信息之间的自然过渡和衔接,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只需要把信息整合,写清楚,写准确就行了。
第三课时:修改发表
板块一:对照清单,自主修改
1、学生对照修改清单,自主修改习作。
自主修改清单
①我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大熊猫的?
②我是否有先后顺序介绍大熊猫?
③我介绍大熊猫的信息是否准确?
④分段是否合理?段落结构是否清楚?
2、上面清单中的第4点“分段是否合理?段落结构是否清楚?”对于学生们比较困难,教师可详细指导。
板块二:细读范文,突破难点
1、出示范文片段: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2、读一读第一句话和后面的内容,你发现了什么?(总分结构)
3、每段有一个中心句,这样先总写,再分写,让我们对大熊猫的介绍更清楚了,更有条理了。你也可以这样写,试着改一改自己的习作。
板块三:同伴点赞,再次修改
1、我们来开展一个有意思的活动,名字叫作“我的介绍你点赞”的活动。请看点赞
要求:
我的习作你点赞
赞赞:能够从几个方面有顺序地介绍大熊猫。
赞赞赞:能够用资料信息准确地介绍大熊猫。
赞赞赞赞:能够合理分段,段落结构清楚。
留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点赞。
在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为其“点赞”,并在下面留言,指出优点或提出建议。
3、根据小组内同伴的意见,试着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再次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4、誊正习作。
板块四:集体点赞,分享佳作
1、修改后,小组内推荐一篇点赞数最多的习作,贴在学习园地里,供大家分享欣赏。
2、每个学习小组可以对展示的每篇佳作点赞,并留言,贴在佳作的旁边。
后续活动
1、开展一次有关国宝大熊猫的综合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办一期大熊猫的小报,进一步强化学生整合信息、准确介绍的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