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汉语拼音的教学策略【新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浅谈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篇一《浅谈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策略》论文
单 位: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莲庄镇孙留小学姓 名:史康利Email:电 话:
SLXX.2008@ ***
浅谈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宜阳县莲庄镇孙留小学
史康利
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难攻的堡垒。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要他们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里学会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这无疑是一件困难的事。再加上汉语拼音形状抽象,读音易混淆,学生一时很难适应,因此使得许多学生对拼音学习缺乏兴趣,一见拼音就头疼,学习效果极差。针对此状况,我认为要想使学生学好拼音,教师就要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只要我们的教学活动能让孩子感受到学习乐趣,就能使枯燥乏味的字母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轻松地掌握汉语拼音。
一、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激发学习兴趣。
教材中的插图,是根据声韵母的音、形特征配置的,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具有形象、直观、富有情趣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插图的含义,体会编者的意图并创造性地运用插图,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b”时就结合插图进行提问:图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声母b,提示发音要领:“听广播”的“播”字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b”的音。让学生跟读掌握发音要领。接着,在让学生记忆“b”的外形特征时,同样运用插图进行提问:同学们,看看插图和声母“b”,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b”很像阿姨手中的收音机,“竖’像收音机的天线,半圆想收音机的机体。最后,引导学生编出顺口溜:阿姨听广播,b b b。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让学生认清b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在整个教学中多次使用插图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声母b的读音和字形。
二、识记儿歌解决难点,培养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儿歌有较强的偏爱,在拼音教学中采用儿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教学中的知识点,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例如:在区别形近字母时,除了找相同点之外,还要注意突出字母的不同点,引导学生辨别。可让学生用顺口溜“左下半圆d d d,右下半圆b b b,左上半圆q q q,右上半圆p p p。”来记忆。
又如:声母j q 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写规则,是拼音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可以用下面的儿歌帮助学生记忆规则:“小ü碰见j q x,去掉两点还念ü。”“j q x真淘气,从不和ü在一起,他们和ü来相拼,见面帽子就摘去。”然后,再让学生拼读下面音节:
j-ü→ju q-ü→qu x-ü→xu ju→j-ü qu→q-ü xu→x-ü
拼读后说说发现了什么?让学生知道:合在一起就去点,分开再把点加上。
另外,在学习拼读音节时,要让学生记住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以此来帮助学生领会拼读方法,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三、在游戏中练习拼读,增强学习兴趣。
学生对所学知识在短时间内很难有效掌握,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逐步形成技能技巧。而练习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不及时增加一些有趣的内容,学生学习的兴趣就逐渐消失,所以在练习中适当增加些游戏内容 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练习声调时,先让学生跟老师说声调的名称,并且边做手势边读儿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然后出示a o e 的四声,引导学生边打手势边读。通过领读、男女生比赛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激发学生拼读a o e 四声的学习兴趣。在我们农村学校,学生经常将二声和三声读错。但是通过打手势拼读练习,学生们都能正确拼读二声和三声,熟练的掌握了四声的拼读方法。
又如,在练习拼读声母与复韵母ai、ei、ui组成的音节时,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我请几个同学站到讲台上,给他们分发声母卡片,再让另一名同学拿着复韵母ai一边拍手唱歌曲《找朋友》,一边在声母中找朋友,找到自己的朋友后,把声母卡片和韵母卡片粘贴在黑板上,两个同学一起领着同学们拼读音节。在游戏中,教师对卡片摆放错误的同学要进行指正,引导学生们注意声母与复韵母的先后顺序。通过这一教学活动,使原本枯燥发味的拼读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游戏过程中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汉语拼音教学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学习过的知识要在课后进行及时有效的练习,才能掌握的牢固。
四、读写结合是加强记忆的好方法
汉语拼音教学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学习过的知识要在课后进行及时有效的练习,才能掌握的牢固。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建议内容虽然指的是写字,但它同样适合拼音书写教学。在教学中认读了字母,讲清字母的笔画、笔顺之后,应立即让学生用铅笔照着课文下面的四线格字母的样子描写几遍,进行书写练习,使眼、手、脑、口同时参与活动,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俗话说得好:“口说千遍,不如手动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书写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做,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字母,又可以方便教师检查学生书写效果,发现错误可及时纠正。
五、注重课外实践,巩固汉语拼音。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课程来源生活,生活即课程,课程即生活。汉语拼音本身就是学习汉字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学习应该重在运用。我要求学生将每天学过的音节制作成卡片,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还可做小老师教家长认读。一年级小学生很乐意展示自己,都特别喜欢这一学习形式,在游戏中巩固了知识。在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时,我让学生将制作的字母卡片按要求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粘贴出一棵拼音树,并让学生在家里也试着粘贴拼音树,以方便学生学习。从学校到家里,处处给学生营造出学习拼音的氛围。我还让学生用拼音将自己的名字拼写出来,让学生将自己的身边的事物标上音节做成卡片,粘贴在相应位置,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汉语拼音与自己生活的密切相连。另外,小学生都爱听故事,可以让学生运用学习的拼音读一些篇幅简短,内容生动、有趣的小故事,组织学生开展 ……此处隐藏3788个字……已编出一些儿歌助记,如:一根棍儿有个小米粒(i);一个1上面有个小水滴(i);小圆圈o o o等生动形象的顺口溜。
四、演示法帮助记忆
学生在课堂上动动手,会使他们的记忆更加深刻。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摆一摆汉语拼音的形状,更有利于他们对拼音的记忆。例如可以用细绳摆出C、S,用小棍摆出M、Z、l、W,开动脑筋之后,孩子们还可以综合细绳和小棍摆出b、p、f、d、t、n等等。刚入学的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要使他们掌握拼音知识,就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的方法要科学,形式要多种多样。一年级的学生记得快、忘得快,如何将暂时记忆有效化,变成长期记忆。根据学生的年龄小,好动、爱表现、记忆力强的特点,可以将枯燥无味的复习巩固方法换成找朋友、摘花、摘苹果,送信、爬山比赛等游戏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易接受且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儿歌的趣味性和琅琅上口的特点,让学生多读多拼少写,既能纠正其发音,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
汉语拼音教材解读及教学策略 篇五改变
增趣 提效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拼音教材解读及教学策略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杭州余杭区天长世纪小学胡晓丽校长有关拼音教学的讲座。她主要是围绕“变”给我们讲了两个部分。一个是解读变化,第二是“改变”策略。
在我们的教学中,拼音教学的目标越来越明显,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拼音教学的目标是这样的:“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人教社副主任徐轶老师这样说(课件中)。
在本册教材的编写中体现了三大变化:1.教学时间后置;2.呈现方式变身,无论是字母还是音节在呈现的方式上都有所改变;3.识字数量瘦身。
第一点:教学时间后置。教材这样的编排打破了几十年来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固有模式,降低了开学即学拼音给孩子带来的学习困难。学生有了汉字口语发音作基础,再学拼音,就有了可借鉴、可参照的抓手,枯燥的字母符号以及拼读规则也就有了可“着陆”的依靠。
教材这一创新编排,降低了拼音教学的难度,是拼音教学实实在在的减负举措
第二点:呈现方式变身。字母的呈现方式以情境图为主,以前的教材也有情境图,单韵母的两幅和g , k, h的一幅,而这次部编教材都是以情境图的方式呈现。那么这些情境图到底有哪些特别的亮点值得我们老师去关注呢?首先一点画面精美,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13课拼音教学改变了以往单幅图呈现字母为主的方式,而是全部采用情境图画面内容选择的都是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场景,画面柔美,内容直观。我们来看一组对比,以前的插图基本以儿童画为主,而现在部遍教材以水墨画为主,色彩柔和,非常漂亮。其次故事完整。每幅图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加上想象,它可以有很多的情景。细细推敲,它不仅每一幅图一个故事,它还有一定的联系性。我们来看这两篇课文。两幅情境图就存在着联系。两篇课文z, c, s和zh, ch, sh, r 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这两幅插图也有一定的联系。相信老师们一定能找到之间的联系,我这里就不细说了,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点。然后是示音示形。声母部分基本是以示音示形为主,音形高度融合,而在复韵母和鼻韵母中基本是以读音带出韵母。在音节呈现上面,都是带调音节。每个音节都能对应一个汉字,做到音形义一体。这是第一个变化,第二个是将“教本”变成了“读本”。教材中除了b,p,m,f刚开始学拼读和j,q,x要揭示与ü相拼的规律其他的其他的都不是以射线的方式呈现。以an,en,in,un,ün为例,部编教材中呈现的拼读音节比较多,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拼读,其实这样的教本已经变成了一本读本。
第三点:识字数量“瘦身”。实验教科书在汉语拼音部分有70个要认识的字,而部编教材只有37个。从总量来看已经大大瘦身了,再从单课来看,实验教科书中在学拼音的过程中识字的任务是很重的。有时几乎等同于集中识字,而部编教材明显减少。
在教材改变的同时,我们老师在教学策略上可以有哪些改变让拼音教学更高效呢?2011版新课标中的教学建议是: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徐轶老师说(课件中)根据这些建议,胡老师总结出了四个策略:围绕整合,轻松,有趣,弹性这四点妙用情境图将拼音与情境有效整合,链接生活使学习变得轻松,采用儿歌游戏使课堂变得有趣,立足差异,让教学富有弹性。
第一个策略:妙用情境图来识记字母。拼音情境图有示音示形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1.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插图来帮助识字字母。2.我们还可以利用情境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这幅图中,粗看只有长颈鹿,狮子,刺猬,猴子,但是细细看,我们就可以发现在长颈鹿的脖子上挂着牌子,上面写着“值日”,包含本课中“zh”“r”,小猴子这边还有一只蜘蛛,这些呢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会发现,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发现。3.利用情境图学拼读。这幅图中的内容很丰富,当我们的孩子发现图中的事物后,可以出示音节词,让学生去拼读,那么这幅情境图的功能就是把音节词和情境图中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4.利用情境图练习说话,可以先是单句练说,再连句说话,再创编说话,层层递进。
第二个策略:链接生活,让学生学得轻松。首先我们可以链接熟悉的物品。如学习ge时,可以链接哥哥,鸽子等。学he时,可以联系荷花,小河等等这些熟悉的物品来帮助学习拼音。学hua,gua时,由于是第一次接触三拼音,对孩子来说拼读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认识图片中的事物,不断地,反复念带有花和瓜的事物,才能慢慢地会拼读。还可以链接已学生字,联系学生已经学会的生字来拼读音节,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那么拼音学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我们可以让学生用拼音写写日课表,再写写同学的名字等等,既巩固加深了印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拼音的作用。
第三个策略:利用儿歌游戏,使拼音教学变得有趣。在学拼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编一些儿歌或顺口溜。这些相信在座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都在用。在教材中也有这样的儿歌,儿歌中往往包含了新学的音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圈一圈,读一读。我们在记声母的时候也可以编儿歌,还有标调规律等等,通过这样的儿歌,让一些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在教学汉语拼音中,我们还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比如手指游戏,可以是一个人完成,还可以和同学合作,回家还可以和家长一起做一做,说一说,猜一猜。还可以用橡皮泥做拼音字母,这是用餐巾纸做到,就是通过这样的小游戏来帮助学生学习,帮助辨析拼音,增加趣味性。
第四个策略:立足差异,让教材富有弹性。
总之我们在拼音教学中要关注教材,读懂编排意图,关注学情,把握学生起点,关注课堂,坚持边玩边学。让我们的拼音教学更有效!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汉语拼音的教学策略【新版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