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考的力量》读书笔记
《思考的力量》这本书是帮助人们在处世上获得自尊、自重、勇气和信心,在事业上克服人性的弱点,发挥人性的优点,开发人类潜在智能,从而获得人生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本书首先告诉我,要为自己的目标做好自我暗示。现在我每天都会不断地重复一句话:“我要每天进步1%”,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许多人都不以为然,反问我这么简单的方法就能成功吗?只要我坚持的做,就会收到效果。这就是我的目标。我把自我暗示应用在工作中,我发现每天我的工作越来越充实,也越来越快乐。现在我明白公司为什么要做这个图书漂流的真正意义。看书不是简单看一遍就当完成任务,有些同事很讨厌看书,觉的书就像魔鬼一样可怕。看书有很多好处,可以增长我的知识,提高学作水平,培养思考能力。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上次张主管在培训中说到:书只看,是起不了作用的,书是要去“悟”,悟出一个道理。现在我明白了《思考的力量》中自我暗示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控制潜意识中的思想,但做起来是非常简单,方法就是不断重复肯定的话,把自己对于某种事的渴望写下来,每天早上起床或睡觉前大声念两次,将目标直接输入潜意识中,可以改变思考的习惯,促进为目标而进行正确的行动,使之梦想成真,这就是自我暗示的效果。
自我暗示是做好目标。灵感是做好目标后的方法。灵感是潜意识对某个问题提供的一个解决方式、解决思路或者答案。无法知道它的思维时间,它什么时候思维的、怎么思维的,你都不知道。无论你在散步、听音乐、吃饭或做任何杂事,甚至睡眠中,都没有关系,都不影响它对问题的思维。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你苦苦寻求答案的那个问题,突然脑子里蹦出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就是灵感。这是一切正常生命都具备的功能。你是一个正常的生命,你怎么会不具备呢?相信自己,你也能产生灵感。一旦它降临的时候,要牢牢地把它抓住,立刻用笔记下来。
最后我有这么一个典型的故事要告诉大家思考的重要性。也是我看过这本书后得到的启迪。爱因斯坦曾经带过两个学生,其中有一个学生天天在看书。爱因斯坦早晨来的时候,发现这个学生就在看书;晚上来的时候,发现这个学生又在看书。爱因斯坦就问他:“你早晨看书吗?”学生回答:“是的,先生,我早晨在看书。”爱因斯坦接着问:“那么你中午也在看书吗?”回答是中午也在看书。爱因斯坦问:“那你晚上也在看书啊?”这个学生心想老师是不是要夸奖我了,就赶紧说:“我晚上也在看书。”没想到,爱因斯坦这样问:“那你什么时候在思考?”
从别人的成功中,孕育你的成功。你的成功包含在别人的成功之中。你办的事情,能给别人带来的好处越大,你越容易获得成功。这是拿破仑·希尔成功哲学中的重要原则。
第二篇:当下的力量读书笔记
摘录1:你会惊讶的发现,自己一直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以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笔记1:通过这句话让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确被自己的大脑或思维控制,对于时间也十分焦虑,沉湎于过去,向往着未来,或心酸,或悲痛,或快乐,或担忧,或焦虑。曾经的我也总是怀念于过去,常常从过去中的一些事情中,思考一些问题,为了更能想清楚一些问题,使得自己对自己的过去更加了解,这样才会避免当下发生过去的不堪与悲剧,更加珍惜于现在,也时常瞻望未来,思考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从那些比自己大许多的人,从他们的现在去看自己的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时候就比较焦虑,不过对于未来的思考也使得我更加把握现在,把握现在的每次机会。通过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更加把握所谓的当下,看到这句话也使得我认识到自己的这种思维或许是比较正确的,不过还是不够完善,还是需要更深的从当下从寻找一种力量,通过这种力量带动自己去不断前进。
摘录2:我们有可能生活在一个没有痛苦、没有焦虑、没有神经质的状态中。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理解我们是如
何成为一个痛苦创造者的;是我们的大脑,而不是其他人或者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引发的我们的问题。是我们的大脑在思考我们的过去,担忧我们的未来。我们犯了最大的错误:认同我们的大脑,并认为大脑就是我们——实际上我们远远比我们的大脑伟大。
笔记2: 这段话指出了我们的一些的痛苦与焦虑都是由于我们的大脑产生的,我们的大脑所制造出的,我们的大脑就是痛苦的制造者。外在的一些问题,只是引发了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大脑去思考,产生的一些忧虑,痛苦,往往影响着我们,如果我们把我大脑这个阶段,控制好自己,也就解决了一些问题。这段话最后一句,指出我们很多人的一个误解,认为大脑就是我们,其实我们远远比我们的大脑伟大。这句话很深奥,目前我也只是能理解一点点,有时候想想这句话,真的那么一点点感觉有两个我了的味道,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这句话留着以后细细参悟吧。
摘录3:存在是超越那些受限于生死的各种生命形式,而永在的”一个生命”。然而,存在作为无形的、不灭的本质,它不仅超越而且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形体之内。也就是说,作为你最深的自我和真实的本质,你可以在每个当下接触它,别试着去掌握它的含义,别试着去理解它。只有当你的思维处于静止的时候,你才会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当你的思维处于静止时,当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下时刻时,,你就会
感觉到存在,但从心智上我们永远无法领会它定的真正的含义。对于本体觉知的失而复得,并保持这种觉知的体验的状态就是开悟。
笔记3:这段话讲了开悟的这种状态是如何形成的,用简洁的文字描绘与诠释了这个状态,但是由于读者觉得还是觉得晦涩难懂,可能是经历太少了,以及思维处于静止的状态,才会领会存在真正的含义,觉得比较深奥,摘录这段话是觉得这段话也是作者思想精华的一部分,可留下来作为以后的参悟。
摘录4:读的时候不要只用你的头脑。留心你阅读时的任何“情绪反应”和内在深处的认知感。我所说的灵性真理,其实没有一个不是你内心深处早已知道了的。我所做的知识唤醒你已经遗忘了的。如此以来,那些亘古常新的活知识,便从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启动并且释放出来了。
笔记4:第三遍读了这段话的时候,自己还是不知觉的有了一种情绪反应,真的很神奇,仿佛我的内心深处真的已经知道了,达到与文字所引起的共鸣,所处了一种的状态真的很奇特。那种内心深处的认知感让我觉得是如此美妙,或许真的我的内心深处的某些遗忘真的被作者所唤醒,以前就知道人的潜力很大,内心深处仿佛有个智者,在某处情感的触动下,往往能够做出自己平常做不出的事情,比如写些文章,当有一种情感的时候,处于一种状态,有了一种灵感所表现
写出的文章就是不同,而这种状态在平常是很难出现的。还有在梦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位智者,所讲述一段十分有 ……此处隐藏4099个字……的情境和喜悦的人。从听到电台里放着你喜欢的歌这种最微不足道的体验,到获得加薪这种比较重要的经历——你体验到的所有状况都是吸引力法则在回应你喜悦的感觉。而当你觉得恼怒时,你就在释放恼怒,然后无论你到什么地方,都会接收到令你恼怒的人事物,小至一只恼人的蚊子,大至车子抛锚,这些经验全都是吸引力法则对你恼怒的回应。每个美好的感受都让你与爱的力量结合,因为爱是所有美好感觉的源头。充满热忱、兴奋及热情等感觉都源自爱,而当你持续感受到其中的任何一种,它们就会
13.必须先给出美好的感觉!如果你一辈子都在对自己说“等我有个更好的房子,我就会快乐”“等我有一份工作或获得升迁时,我就会快乐”“等我的孩子念完大学,我就会快乐”“等我们有了更多钱,我就会快乐”“当我可以去旅行时,我就会快乐”,或是“当我的事业成功时,我就会快乐”,那你永远无法拥有那些事物,因为你的思想违反了爱的运作方式,抵触了吸引力法则,工作总结《《力量》读书笔记总结》。你必须先快乐,然后付出快乐,才能得到让你快乐的事物!事情一定是这样发生的,没有其他方式,因为无论你想接收到什么,一定要先给!你的感觉由你掌控,你的爱也是,而不管你给出去的是什么,爱的力量都会将它送回来给你
14.命中的一切都不是偶发,而是对你的回应!你人生的每个课题都由你做主,而你借由你给出去的,来决定自己的人生会是什么模样。·你可以感受到的美好感觉有无限层次,这表示你可以接收到的美好人生没有上限。·你所爱的一切都要你!金钱要你,健康要你,快乐也要你。·不要挣扎、搏斗着改变自己人生的境遇,通过美好的感觉付出爱,你想要的一切就会出现!·你必须先给出美好的感觉。你必须先快乐,然后付出快乐,才能得到让你快乐的事物!无论你想接收到什么,一定要先给
15.你在每一刻的感觉,比什么都重要,因为你当下的感受正在创造你的生命。·你的感觉是你思想和言语的力量,你感受到些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所有美好的感受都源自爱!而所有负面的感觉则来自于缺乏爱。·每个美好的感受都让你与爱的力量结合,因为爱是所有美好感觉的源头。·你可以借由想着自己喜爱的一切来强化美好的感觉,一个接一个地数算你喜欢的东西,不断列出每一样事物,直到觉得棒透了为止。·你对人生每个主题的感受,都准确反映出你针对各个主题给出去的是什么。·生命中的一切都不是偶发,而是对你的回应!你人生的每个课题都由你做主,而你借由你给出去的,来决定自己的人生会是什么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付出不是为了得到,而是让你感受到对它的爱。这才是对的。爱的力量最强大的,通过任何仁慈,鼓励,支持,感恩或任何美好的感觉来付出爱给别人,然后这份爱将回到你的身上,而且会增倍,为你的生命带来其他层面的爱,包括健康,金钱,快乐和职业生涯。付出爱,适用于生命的每件事,我们要做的更是去体验这其中的爱。爱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它能消融事物的负面性,把真正能彰显爱的真谛的一面显现在你的生命中。
“爱是世间最大的吸引力”是朗达·拜恩想强调的核心观点,你要想得到什么,你必须先去“爱”什么。想得到钱,你必须先对钱产生好的感觉;想得到他人的爱,你也必须先付出爱。当看到别人拥有的车、亲密关系、身材、健康、成功、快乐等等你所渴望的事物时,请跟他们一样兴奋,因为你是在对这些渴望的事物表达欢迎,因为你的兴奋就表示了你的选择!她总结出一条跟金钱有关的规则:你永远不可以将金钱放在爱的前面;如果这么做,就违反了爱的“吸引力法则”,而你将承担其后果。爱必须成为你生命中的主导力量,没有其他事物可以凌驾爱。金钱是你可以使用的工具,而你是通过爱把金钱带来的;但如果在你的生命中,你重视金钱甚于爱,将会接收到一大堆负面事物。你不能一边对金钱付出爱,一边又粗鲁无礼地对待别人,因为如果你那样做,就敞开了大门,让负面性进入你的人际关系、健康、快乐和财务状况中。
爱是如此的伟大,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爱每一个人,每一个动物,每一颗植物,我爱世间万事万物!!!我爱你们。。。。
我会用我有限的能量
去贡献无限的爱!!!
加油!加油!加油!
第五篇:老师的力量读书笔记
老师的力量读书笔记
丰子恺作家的《学画回忆》这篇文章中关于“如何鼓励和培养儿童的天性和爱好”,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
子恺的先生让他画一张孔子的相,子恺想尽办法终于做到了。书中是这样写的:放假时我挟了书包和先生交给我的一张纸回家,便去向大姐商量。大姐教我,用一张画方格子的纸,套在画谱的书页中间。画谱纸很薄,孔子像就有经纬格子范围着了。大姐又拿缝纫用的尺和粉线袋给我在先生交给我的大纸上弹了大方格子,然后向镜箱中取出她画眉毛用的柳条枝来,烧一烧焦,教我依方格子放大的画法。那时候我们家里还没有铅笔和三角板、米突尺,我现在回想大姐所教我的画法,其聪明实在值得佩服。我依照她的指导,竟用柳条枝把一个孔子像的底稿描成了;同画谱上的完全一样,不过大得多,同我自己的身体差不多大。我伴着了热烈的兴味,用毛笔钩出线条;又用大盆子调了多量的颜料,着上色彩,一个鲜明华丽而伟大的孔子像就出现在纸上。店里的伙计,作坊里的司务,看见了这幅孔子像,大家说“出色!”还有几个老妈子,尤加热烈地称赞我的“聪明”,并且说“将来哥儿给我画个容像,死了挂在灵前,也沾些风光。”我在许多伙计、司务和老妈子的盛称声中,俨然成了一个小画家。但听到老妈子要托我画容像,心中却有些儿着慌。我原来只会“依样画葫芦”的,全靠那格子放大的枪花,把书上的小画改成为我的“大作”;又全靠那颜色的文饰,使书上的线描一变而为我的“丹青”。格子放大是大姐教我的,颜料是染匠司务给我的,归到我自己名下的工作,仍旧只有“依样画葫”。如今老妈子要我画容像,说“不会画”有伤体面;说“会画”将来如何兑现?且置之不答,先把画缴给先生去。先生看了点头。次日画就粘贴在堂名匾下的板壁上。学生们每天早上到塾,两手捧着书包向它拜一下;晚上散学,再向它拜一下。我也如此。
先生信任孩子,交给子恺一个任务,子恺就能完成。儿童是野生的玫瑰花,我们不能用遥远的未来来牺牲孩子的现在,我们要让这些野玫瑰在风雨中、在阳光中幸福地、自由地生长。切不可用扞卫童年、保卫童年的名义让儿童不能自由的生长。我认为孩子的自由最大的体现是思考的自由,我们现在往往设定更多的框框架架,让孩子在一个狭窄的圈子里成长。甚至,很多时候教师用一种先知先觉的面孔将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孩子,进而使得他们逐渐丧失思考力、反思力。
其实,每个人的成长与成才,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与熏陶。老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言行举止都对孩子们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所具有的教育能力以及传递给孩子们的能量,有着扭转孩子们的命运、帮助他们展开更加美好的人生画卷的巨大力量。
教育与教学是一个心与心之间交流的过程,是生命的教育,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那何不从现在做起,少一些无用的帮助,多一些自主的激励,真正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去自我发现,用一句俗话说,要拥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成为一位教学的艺术家”!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