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唯一的听众
前置性作业:
1、通读课文、课后生字注音组词,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
2、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难以理解的句子。
3、思考、简答:对“唯一”和三处“平静地望着我”的理解
4、《同步解析与测评》:“练习近平台”第一、二、四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
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对“唯一”和三处“平静地望着我”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订对4、《同步解析与测评》:“练习近平台”第一、二、四题
二、理清课文内容和层次:
①家中练琴遭冷遇
②林中练琴遇知音
③舞台演琴生感慨
三、理解“唯一”:
就课题自问自答:“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是作者的“唯一”?
四、探究“平静地望着我”:
小组合作学习:“平静地望着我”在文中出现了多次,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出现的?
你怎样理解“平静地望着我”背后的千言万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
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
教学过程:
一、梳理全文:
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重点句子:
1、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
用“白痴”形容“我”拉小提琴的水平,这对已经能拉小夜曲的“我”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更要命的是父亲和妹妹只是经受了数次“折磨”之后就下了这样定义。为此,“我”失去了在家里练琴的自信。文章开头直接点明父亲和妹妹的做法,为下文“我”走出家门,到林中练琴作了铺垫,同时也与下文老教授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侧面赞美了老人对“我”的爱护与帮助。
2、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这句话写出了早晨树林的安静,以及“我”为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境的兴奋心情。沙沙的足音在“我”听来,竟成了一曲悠悠的小令,形象地说明“我”对拉好琴重新找回了自信。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庄重地架好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3、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这句话真实地写出了“我”发现老人后沮丧的心理。“我”希望自己能在这优美的环境中拉出好听的琴声,可偏偏琴技不争气,那声音“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不希望有人听见自己在拉琴,却偏偏被老人发现了。文中的两个“一定”,强调了难听的琴声带来的后果,突出了“我”的沮丧。说明“我”又一次失去了自信。
4、“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这是老人对“我”说的一句话。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出于对年轻人的爱护,老人谎称自己耳聋,为听不到好听的琴声向“我”表示歉意。听惯了亲
人对“我”白痴的评价,第一次听到陌生老人的称赞,尽管是个聋子,但“我”还是充满了快乐。老人的话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
5、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这“从未有过的感觉”就是被人肯定的快乐。而这恰恰来自于老人的陪伴,来自于老人的夸奖。老人并不指点“我”如何拉琴,她就用自己的语言帮助“我”重新找回自信,激励“我”刻苦练习。在她的激励下,“我”终于敢在家里练琴了,而且练得十分认真,十分刻苦。这句话反映了老人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
6、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在老人热情的鼓励下,“我”的琴技在不断地提高,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发自内心地为“我”的进步而高兴。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平静地望着我”这在文中是第三次出现。从相识的第一天起,老人就一直平静地望着“我”拉琴。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的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7、“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
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妹妹的话道出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表现出她对老人的敬仰。妹妹的话,也引起“我”心灵的震动,激起“我”对老人的无限敬意与感激。
8、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句子用“唯一”来修饰限制“听众”,有“独一无二”的意思。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我”唯独想起的是这位自称“耳聋”的老人,表明老人在“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句子写出了“我”对老人的感激,同时点明了课题。
三、总结课文
1、情感升华:“我”,从老妇人这里,找到了自信,并由此获得了成功,能熟练地拉出许 多曲子,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这都要感谢这位慈祥的老妇人,感谢老妇人的热情鼓励,感谢老妇人的真诚关爱。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
剂,它能使人振奋,它能激人奋进,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同学要学习的一种精神:懂得鼓励,懂得帮助,懂得关爱。
2、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夫人一样,一直默默地鼓励和支持着你的人?
四、作业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板书设计:
唯一的观众真诚无私 老教授敬佩感激 我
第二篇: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在平时的教学中 ……此处隐藏11412个字……爱)
师:落雪是怎样由一个“音乐白痴”到最后能奏出真正的音乐的呢?主要围绕我和老教授的几次对话中老人的语言、动作、表情的语句,体会这位唯一听众高尚的人格魅力,从而感受老人的良苦用心。(出示自学提示)
出示: “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
师:听到了“我“糟糕的琴技,老人却充满了尊重和理解,听了老人客气的话语,我会怎么想,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读一读。(学生自读)
出示:“我猜想你一定拉的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师:“听老人这么说,我怎么想?”学生思考
师:“老人真是个聋子吗?她为什么说自己是个聋子?”
总结:老人故意装聋,是为了让我练琴时无所顾忌,减轻负担,鼓足勇气。这种善意的欺骗是一种真诚的鼓励。
出示:“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师:从“每天”一词,你体会到什么?老人主动做听众,这是对我练习琴技的一种无言
的督促。
课件出示句子对比:
自读看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每天早晨”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
⑤指名读,齐读。
小结:同一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表达感情的程度就不一样。其实,这话里也表明了老人与小伙子的约定。
师:此时,年轻人的心情会有怎样的变化?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找学生读一读。 师:一开始的灰心,到现在有了信心,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转变啊!这正是由于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出示)师:“我”终于有了听众,而这位听众还要感谢我,这是对我练琴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让我产生了从未有的感觉,那种感觉是一种信心,一份执着,一股力量。这种鼓舞,给我带来了发奋练习的不竭动力。
师:老人对我说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在鼓励我,催我上进。她诗一般的语言让我们感动,谁来动情的读一读?
(全体男生起来扮演“我”的角色读4-9句子,全体女生读老妇人的话)
师:迎着初升的旭日,踩着厚厚的树叶,怀揣着几分兴奋些许自信的“我“来到了小山上那片树林,庄重地架起小提琴,拉响了第一支曲子,可此时锯木头的声音再次在我的指间想起。这时,我一回头看见了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
师: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是对我有声的鼓励,那么她作为我唯一的听众时所流露出的眼神是对我无声的支持。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一个关键词。画上三角号。 从相识的第一天起,老人就一直平静地望着“我”拉琴。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波浪线,进行品读,谈谈自己的感受。(出示)
(1). “当我感觉到身后有人而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体会老人在默默地鼓励我,在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出示
(2). 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里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师: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
(老人默默地鼓励和关心着我,这是无声的支持,此刻的沉默,胜过千言万语)
(3).老人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拍子,慈祥的眼睛平静的望着我,像深深地潭水。
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的?体会“手指悄悄打着节奏”等隐含着什么?为什么眼睛像深深的潭水?(出示)
(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感到高兴,她不断用眼神断激励我,不要满足于现状。) 师:省略号表示什么?(表示我还有很多更美好的感受)学生朗读。
师:老人的鼓励,给我了信心和力量,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里人对我的变化,也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我又在家里练琴了,我不在乎妹妹对我的评论了,我也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琴了,家里人对我的这一变化──难以置信。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
师:当作者得知这位自称耳聋的老人,竟是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原来,我那些难听的琴声,老人都真真切切的听到了,但他仍然微笑着鼓励我说:“真不错!”;原来,老人自称耳聋,每日清晨做我唯一的听众,竟是为了鼓励我的自信,引导我走上音乐之路时,我‥‥‥我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想想一下得知这个秘密的作者会有什么反应,会有怎样
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呢? 可以写简单的几句话,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具体、细致地刻画。用一段话写下来。用第一人称,开头空两个格。
②学生配乐朗读小练笔。
5.领会表达 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①出示原文,
②其中部分章节本文没有写出来,而是用省略号带过,你觉得哪种写法好?为什么? 预设点拨:
a认为写出来好。教师引导:将作者的反应直接写出来,表达更清晰,更易于理解作者对老人的感激。
b认为省略号好。教师引导:当谜底揭示出来之后,在读者的惊讶之中,留下一片空白,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体会省略号所表达的作者难以言尽的内心情怀
小结:是啊!面对这样的一位老人,再多感激的话语都显得苍白。唯有奏出最美的音乐 ,才是对老人最好的报答!才会不辜负老人一片良苦用心!
四、深化情感,表达感受
四、情感升华,由衷赞美
1. 师:“我”,从老妇人这里,找到了自信,并由此获得了成功,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这都要感谢这位慈祥的老妇人,感谢老妇人的热情鼓励,感谢老妇人的真诚关爱。那么你觉得唯一的听众是一位怎样的人?(学生各抒己见,从多方面谈一谈。)
学生可引用文中的语句,也可以将自己的感悟或体会用自己组织的语言表达出来。 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振奋,它能激人奋进,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同学要学习的一种精神:懂得鼓励,懂得帮助,懂得关爱。
我们作为读者,都为文中的‘我’由衷地庆幸,正是由于她无私的爱,真诚的鼓励,细心的关注,使自卑的“我”一步一步走向自信,凭借勤奋踏实,逾越音乐白痴的紧箍咒,最终爱上了小提琴,站在了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老师也希望我们班的同学们拥有自己的最精彩的人生舞台!一个多么美好的故事,一颗多么美好的心灵。学完课文,请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出示文本改编诗(《爱成就梦想》配乐朗读)
【板书设计】
自信勤奋
音乐白痴出色的小提琴手
(沮丧)关鼓(骄傲)
爱励
唯一的听众
linda小编推荐访问其他精彩文章: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1
11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袁海红)
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ok)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与反思
文档为doc格式